2014年2月21日星期五

《敢觀舞台》--傳統表演藝術與香港都市空間──西九大戲棚與南蓮園池(2014.02.21)


(按:圖一圖二為西九大戲棚2014,圖三為圓滿閣@南蓮園池)

踏入新一年大家都忙着開學過農曆新年的當兒,香港表演舞台亦繁花似錦。尚在正月,節日氣氛滿瀉,不妨就談談傳統表演藝術在香港──多得「西九大戲棚」,2012 年至今從沒間斷在新春期間立足未來的「西九文娛區」,敲響戲鑼,成為戲迷接觸傳統戲曲特別盛大的「一期一會」。還有積極推廣古琴的德愔琴社,一直不輟地舉 辦藝術講座、古琴導賞、古琴演奏會等等,近年更結合志蓮淨苑的南蓮園池香海軒作演出,古琴加上仿唐庭園氣息,堪稱城中絕配。

南蓮園池是一座唐式園林,山、水、林木、建築和小品,建設佈局都依唐代規模制式。 唐代園林屬自然山水型。南蓮園池以始建於隋代、確立於唐代的的山西省絳守居園池為藍本,按唐宋八大家之一柳宗元提出的「逸其人、因其地、全其天」的原則, 融唐代園林佈置和建築特色,將自適快樂和明麗畫意寫入園林。建立城中古園,為香港於煩囂喧鬧城市建設之中,建造一個不可多得的靜態舒閒休憩場地。園林、亭 台、小樓中得聽古琴,置身其中思古幽情大發,古琴的文人趣味亦油然而生。

琴是中國最古老的彈撥樂器之一,上個世紀初才被稱作古琴。傳說中有「昔伏羲作 琴」、「神農作琴」、「舜作五弦之琴」等發明說。先秦時代,關於琴的記載已出現在《詩經》和《書經》,早在孔子時代,琴便成為文人的必修樂器,數千年來琴 與文人生活密切相關,不少文人雅士如蘇東坡都以擅琴著稱。琴在古人手中多以寄情抒懷,因此琴和琴音的文化意義亦遠遠超過單純的音樂,是中國文化中理想人格 的象徵。古琴的彈奏法、記譜法、琴史、琴律、美學等方面,更早已形成獨立完整的體系,稱琴學。至於香港德愔琴社,於1998年創立,成員為古琴家蔡德允的弟子和再傳弟子,發揚蔡德允的琴學精神為宗旨,定期雅集、古琴交流、舉辦展覽出版和演出等。

自去年12月舉行第一場「南蓮園池音樂系 列」的古琴演奏會《德愔琴韻》始,成員蘇思棣、劉楚華等本地著名古琴家,聯同戴曉蓮等多位海外名家舉辦一系列古琴演奏會,演繹一連串古琴獨奏曲及宋詞元曲 琴簫板歌,場場爆滿,《劉楚華古琴演奏會》與《戴曉蓮古琴演奏會》的氣韻就各有特色。《劉楚華古琴演奏會》先後演奏出特別具有中國文人氣息的《良宵引》、 《泛滄浪》、《玉樓春曉》、《極樂吟》,琴音低迴淡雅;當中更安排了馬致遠《天淨沙》、姜夔的《暗香》《淡黃柳》在琴簫歌和吟誦下,令人重新體味古典詞曲 入樂的情志風貌。《戴曉蓮古琴演奏會》則展演出廣陵派古琴演奏上清幽、恬雅、舒暢、灑脫的風格,《龍翔操》、《長清》、《梅花三弄》、《華胥引》皆清亮細 膩,戴曉蓮在演奏中間或拍打琴身營造跌宕,戛然而止的節奏感,破格跳脫。
綜觀而言,今回德愔琴社與南蓮園池合作的一系列「德愔琴韻」古琴演奏會,自是鋪陳 出古琴領域的不同流派風格,令觀眾大開眼界,而南蓮園池香海軒的小型場地(約容納三百人)又特別適合古琴演奏。古琴作為一種中國文人情志的載體,本就是小 室、雅座的怡情藝術,南蓮園池的「異質」都市空間,大概可以擔當日後香港推廣古琴藝術的「主場」。
鏡頭一轉到西九,「西九大戲棚」在2014 年已踏入第三個年頭。不一樣的是,過往兩年,「西九大戲棚」在近柯士甸路站處大搖大擺開工搭棚;可是原址已開始興建未來的西九戲曲中心。「西九大戲棚」的 竹棚,也不得不移師「西九腹地」──「西九龍海濱長廊」。作為「一期一會」的大戲棚聽眾,深深感到第三年的「西九大戲棚2014」,才是對戲曲觀眾的最大 考驗。換言之,觀眾必須轉移陣地到較遠的位置,才能一親棚戲。

今回「西九大戲棚2014」,援引過往的 成功經驗,同樣在傳統賀年粵劇棚戲及電影欣賞外,銳意把「西九大戲棚」延伸為十多天的「趁墟」實驗。場內在粵劇的基本戲碼上添上京劇、崑曲的演出,後續又 有十多場的《南海十三郎》話劇演出。場外有小食亭、餅家、創意手工藝、民族小飾物、免費寫揮春等攤檔,看上去好不熱鬧。然而,筆者在正月初六到訪之日,卻 見偌大場地中,倏忽間顯得戲棚極小,周遭臨海一處風勢很大,直吹得攤檔都意興闌珊。相對於去年強調「西九大戲棚」與「城市記憶」的共生關係,新場地的 「新」顯得異常離地。如果戲棚與市集、廟會等同樣有「趁墟」的氣氛和功能,它的先決條件必須是喧鬧、人多和擁擠──正如年宵花市,愈熱鬧愈能招徠,「人 氣」就是「吸客」的不二法門。可是「西九大戲棚」的支持者與自由野、春浪音樂會的年青觀眾組成都不盡相同。依現場所見,「西九大戲棚」的粉絲依然以長者及 外國遊客居多,離去時也不免有長者們絮絮地為地點偏遠喋喋不休。

回想起過往兩年「西九大戲棚」的成功,多少與連結油麻地地區傳統文化的結構性規劃 有關。尤其串連起舊址為油麻地戲院的油麻地戲曲中心,並把官涌果欄一帶劃成粵劇文化的隱形新地帶。一旦把「西九大戲棚」推到老遠的「西九龍海濱長廊」,便 不自覺地造成一種空間的錯置和邊緣化。加上農曆新年後期氣溫急降,「西九龍海濱長廊」的晚間溫度恐怕跌至只有兩三度。盤根錯節,這些因素縱然零零星星,卻 都是來年「西九大戲棚」展演不得不考慮的基本因素。

 原載於《文匯報》文化版。

2014年2月11日星期二

《文化論政》--如何為香港表演藝術寫史(2014.02.11)


「如何把昨天之事轉化為值得銘記之史,正是史家的責任,也是藝術工作者可以騁力的空間」──張秉權

話說20102011年之間,筆者在國際演藝術評論家協會(香港分會)(下稱IATC)旗下進行個別戲劇專案研究:《火紅與劇藝:學聯戲劇節初探》,追溯6080年代「香港學聯戲劇節」的來龍去脈,從而考掘香港戲劇專業化的「史前史」。箇中經歷不但要像萬里尋親般大海撈針、踏破鐵鞋尋找人證物證,更滑稽的是直至研究成果付梓,依然尚有一期戲劇節場刊散佚不全。其實,不單是六七十年代,晚近半個世紀以來,香港表演藝術的庫藏意識薄弱,連最基本的作品資訊也未必齊全,正所謂愈近愈無影,愈窮愈見鬼。每每要到有心人就着某些特定課題進行打撈時,才驚覺一切儼如雪泥鴻爪無跡可尋。草蛇灰線猶抱琵琶之間,不得不「求諸野」。

對於香港缺乏表演藝術資料庫藏,更深刻的體會,來自過去一學年在學院講授「戲劇評論」的經驗。八十年代以來,香港實驗劇場品牌如雨後春筍般葱綠遍野,包括進念二十面體、陳炳釗等的沙磚上、鄧樹榮何應豐的剛劇場等。各位卓然成家的香港劇場導演在藝術上各有成長、轉變、飛躍,可是香港劇場研究上,依然欠缺通盤對於香港劇場導演群像的紀錄及其美學的全面勾勒。縱然坊間不少戲劇書籍問世(如IATC不斷編印不同類型和主題的戲劇研究書刊;香港戲劇協會又出版了五輯《劇壇點將錄》),卻大都傾向入門式簡史介紹。即使是聚焦於個別香港劇場導演的研究,亦只截取某個特定時期的藝術取向(如《合成美學──鄧樹榮的劇場世界》,2004出版;《瘋祭圖譜──何應豐的完全劇場觀》,2006出版)。單看香港實驗劇場這一塊,香港表演藝術研究者,似乎較難從現存的資料整理窺見全豹。

上回同文小西,在敝欄【文化論政】高舉「香港需要表演藝術資料館」大纛,反覆論證了香港「為什麼要保存表演藝術資料」、「表演藝術資料乃文化報導與文化政策之所本」等關隘。放眼香港,除了爭取歷時十數載的電影資料館外,營運中的藝術資料庫藏大都處於零散「鑿石仔」式保存狀態,如余少華教授主理的中國音樂資料館、莫家良教授的《香港視覺藝術年鑑》編纂、IATC的《香港戲劇年鑑》與《香港戲曲年鑑》系列的出版等。就是大眾矚目的流行文化,香港文化博物館也只能游擊地展出如《獅子山下‧掌聲響起‧羅文》與《他 Fashion 傳奇──劉培基作品展》,不但展期有限向隅者眾,有心人亦難以深化討論研究。較早前香港舞台設計師陳友榮猝逝,大批表演藝術工作者和舞台從業員即時在微博設立「這些都是EWING的作品」舞台圖片蒐集專頁,才令人驚覺香港表演藝術的精緻組成如斯;適逢梅艷芳逝世十周年,歌手黃耀明更呼籲政府應盡快設立「演藝資料館」,不必每每等到有藝術工作者過世才倉皇地東拼西湊。

更關鍵的是,梳理自身的文化系統,乃是一個文化創意城市自我定位與面向世界之始。君不見一海之隔的台灣,2007年已於台南市成立國立台灣文學館,特別重視台灣本土作家作品的整理與文學史資料保存及出版。換句話說,當香港藝文界不斷強調「香港表演藝術將會遇上西九藝文區的發展機遇」、藝術行政人員裙拉褲甩報讀文化管理一類課程來增值,香港原來還沒搞清楚對自身表演藝術的認知,對香港表演藝術的庫藏文化又抱着怎樣的一種取態?──所謂「香港需要表演藝術資料館」,說穿了,就是用一個公開、超越文字的媒介和形式,為香港表演藝術處理歷史、寫史,為香港本土文化做一種最沉默又最多嘴多舌的紀錄。

從香港實驗劇場來說,信手拈來的經典劇目和驚人數字多如恒河沙數──進念榮念曾2008年憑《荒山淚》,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旗下國際劇協頒發Music Theatre NOW殊榮;鄧樹榮戲劇工作室的《泰特斯2012》在20125月參與「倫敦文化奧運之環球莎士比亞戲劇節」,成為第一個在倫敦環球劇場上演的粵語劇場製作;非常林奕華的《賈寶玉》在大中華世界四十多個城市巡迴演出共109場──這些作品,全都在香港首演發表、面對觀眾,最後飛得又高又遠。一旦沒有官方、公開的機構把香港一段段表演藝術歷史面貌記錄和保存下來,我們就只得仰仗個個藝團都能如進念,有極強的自我資料整理能力(按:201311月榮念曾七十大壽,於香港文化中心舉辦《榮念曾舞台如建築展》),並暗暗祝禱各大藝術頭子都像教父千秋萬歲,展覽長做長有,一眾後輩才能與這些美學脈絡的點點滴滴人海相遇。

進念作為香港旗艦實驗劇場,是香港庫藏意識最強烈的藝團,很早便明瞭存檔、資料整理的重要,可謂與台灣雲門舞集並列最積極從事藝團資料庫DIY的亞洲藝團雙擎。談到資料或資料庫,馬上會令人想到滿坑滿谷的塵封書籍文件;資料整存卻往往超越文字又包括多媒體影像、舞台空間調度的手稿、模型,甚至舞台服裝、道具的展示。恰恰在於表演藝術乃是一種時間空間結合的綜合藝術,紙面的文字評論固然可以體現其藝術價值,然而,就着舞台表演藝術獨特的一次性、現場感、空間感的呈現,卻需要更嶄新的進路,見樹又見林地為她寫史留影庫藏文化,橫越現在與未來。立此存照之餘,亦在在為日後香港表演藝術的普及和專業化,奠下重要的歷史基礎。



  原載於《信報》文化版。